x
  • 01
  • 02
  • 03
  • 04
  • 05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中医药“声传海外” Voice of TCM】从志愿者到公派教师,从马来西亚到葡萄牙,这位90后老师致力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

来源 :       作者 : 张赛君     时间 : 2023-08-21
    

郭靓嫣,汉语教师,新闻记者,新媒体编辑,活动策划,这些都是她的角色。

九年前,郭靓嫣刚从中南大学毕业,最后看了一眼校训“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九年来,她一路求学、工作。

2023年的今天,她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孔子学院担任公派教师。这段校训携带风声,正中她的眉心,洞穿未来的自己。此时,她正身体力行地阐释着何为“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身份1:汉语教师

当一个汉语教师不难;

当一个能说三国语言(汉语、英语、葡萄牙语)的汉语教师很难;

当一个能说三国语言,还能指导诸多学生在“汉语桥”葡萄牙赛区比赛得奖的汉语教师,那是相当难!

2016年至今,郭靓嫣前往马来西亚、葡萄牙两个国家的孔子学院工作。立志长期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她,不仅通过了英语专八考试,还专门通过了大学葡语课程A2考试。

7年的青春折叠在《汉语与中国文化》《商务汉语》《少儿汉语》《中国书法》等多门课程里,收获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2019年—2022年公派教师年度考核中,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还获首届“葡萄牙汉语教师教学技能展示比赛”二等奖。

在她的努力下,当地的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与日俱增,不少学生还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在她辅导的学生中,获得“汉语桥”世界中学生/大学生中文比赛葡萄牙赛区冠军、优胜奖的,能凑整整一桌~


(葡萄牙汉语教师教学技能展示比赛二等奖荣誉证书)

(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葡萄牙赛区,中间为郭靓嫣)


当年轻一代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上香的时候,郭靓嫣带着她的学生选择了“上电视”。

郭靓嫣辅导的学生罗巧音作为孔院成立以来的第一名代表参加了汉语桥比赛,还共同参与拍摄了CCTV2020年的纪录片《多彩葡萄牙》。

当问到指导的学生获得了许多荣誉有什么秘诀,郭靓嫣很真诚地说:我只是推了他们一把。

学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教育并不是将你想要的东西灌输给你,而是唤醒你内心对知识的渴望。”通过与学生们的相处,郭靓嫣发现很大一部分葡萄牙学生都是比较害羞的,但内心又有一股韧劲儿。于是她通过课上课下的各种机会去了解学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唤醒他们思考的火花、学习的渴望。

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中国文化的过程中,郭靓嫣受时任孔院中方院长黄在委的启发,将中医药文化与中文课堂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兴趣。

中医药+汉语课=谁不爱。

郭靓嫣解释道:中医作为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影响了我们的语言。在讲解相关部首、词汇、俗语的时候,结合中医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也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如果能实地演示将更为生动……于是,郭靓嫣推了自己一把。

紧接着,郭靓嫣开始了解中医,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推拿、拔罐、穴位知识,做足准备“憋”了一个大招。

在一次汉语课堂中,一名成人学生提到她肩颈酸痛,在咨询中医老师后,为该学生拔罐,效果很好。这一拔,带起了同学们对中医保健的兴趣。学生们抱着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孔院逐渐尝试了针刺、陈氏太极等。

有网友说这是一个躺不平,也卷不动的时代,人人内心陷入疲倦和空虚,选择将生活的难题埋在香灰里。

郭靓嫣用自己的言行,鼓励着大家更勇敢一点,更自信一点。她温柔而坚定地诠释着另一种生活的可能:当面对人生难关,不用缴械投降,可以先试试推自己一把。



快问快答环节

问:您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动力是什么?

答:我读大学的时候,我们学校的校训是“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我一直希望,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一定是与我所学相结合的,感谢孔子学院让我做到了这一点。

在从事国际中文教育这7年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是片面的,他们很想从媒体之外,真正的中国人口中去了解或者求证一些东西,但又怕不小心冒犯到别人,因此总是小心翼翼、欲言又止。我想做的,就是让所有有缘相识的学生信任我,可以畅所欲言,从而讲好中国故事,减少误解,消除偏见,让他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更为真实的中国。

问:对中文教育和传播中医药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感想或者有什么想要说的话?

答:我们在学习一门语言的同时,也是在了解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希望我的学生们既能学好中文,又能了解更多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中国文化。同时,我也希望学习中医药的外国人产生对中文的兴趣,学好中文也能帮助他们更好、更直观地理解中医药。


身份2:幕后英雄

在讲台上大放光芒的是她;

实时撰写新闻稿件的也是她;

在一个个孔院微信公众号后面辛苦码字的还是她;

前前后后组织、参与各种活动、比赛、会议的也是她……

除开老师身份,郭靓嫣在幕后做了很多工作。她撰写的《中国明代瓷器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展出》在新华网发布,另有多篇新闻稿在汉办总部首页、浙江新闻客户端、葡华报等平台发布,被超过百家媒体转载。

除新闻稿外,还管理孔院以下账号:“国家汉办稿件收集管理系统”、“国家汉办图书协同管理系统”、“HSK考务工作管理系统”、“孔院报名及咨询邮箱”、“孔院微信公众号”。

同时,还组织参与了波尔图自然医学展、一带一路倡议图片展、中葡首届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等近百场活动。


(波尔图自然医学展,右二为郭靓嫣)

(中葡首届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左二为郭靓嫣)


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

20197月,郭靓嫣策划了首个少儿暑期班,教授汉语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得到当地报纸(Diário as Beira)的大力报导。

长风掠境,润物无声。

郭靓嫣欣喜地看到改变正在发生,她往昔所做的努力没有白费。


(少儿暑期班)

(当地报纸对少儿暑期班的报导)


改变从小小的香囊开始

2020年,疫情席卷葡萄牙,彻底打乱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郭靓嫣深知这是一场信息不对等的抗疫战斗,人们需要知道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如何尽可能阻止病毒传播。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不知道哪些是正确的抗疫信息?

OK,郭靓嫣协助组织学生志愿者团队,翻译抗疫知识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第二版)》和第七版诊疗方案,并将这些信息分享给葡萄牙的中医机构及学校。

不知道从哪个渠道掌握这些抗疫信息?

OK,郭靓嫣和团队一起建立了一个新冠疫情信息分享平台。

抗疫知识从大脑穿过,却不留一丝痕迹,急需咨询医生?

OK,郭靓嫣参与前期筹备和会务,直至20212月,孔院联合华人中医师正式建立在线义诊平台。

有了这些平台,葡萄牙华侨和当地葡萄牙人抗疫效果显著。人们不仅学会了从中医角度的抗疫方法——固守正气、合理饮食、规律起居、顺时养生,还学会了饮用药茶,佩挂香囊。

在小小的香囊里发酵着对中医药文化的好奇。人们从质疑中医药学,理解中药学,到成为中医药学推广者。

过去两三年,郭靓嫣欣喜地看到当地华人开的超市、商店里,挂着浙中医大不远万里捐赠的中草药香囊。除了当地华人,孔院的很多葡萄牙学生在家中、车里都会悬挂这些香囊,并会主动向郭靓嫣询问、了解其功效。

(中葡联动预防新冠肺炎在线交流会暨中葡在线义诊启动仪式)

(练习养生功法)


改变从转换身份开始

提起中医,很多人自动带入头发花白的老中医形象。

今年6月,在葡萄牙大西洋商学院发生一幕,能彻底颠覆你的想象。当天正开展庆祝首批中医药研究生顺利毕业的文化活动,孔院的一位同事突然身体不适,出现面色潮红、发烧、咽喉疼痛等症状。郭靓嫣立即向该校负责人拉腊老师求助。

没想到的是,拉腊老师立马联系了一位参加当天毕业典礼的葡萄牙执业中医师,不一会儿,这位名叫莎拉的中医师和她的助手抱着工具盒来到我们身边,为该同事把脉,然后进行了针刺和艾灸治疗。

莎拉笑道,“我平时的病人都是葡萄牙人,这是我第一次用中医给中国人看病。”

一位葡萄牙人拿了中医的身份牌;

一位中国人化身等待被医治的病人;

郭靓嫣对这件事印象很深刻,而这件事恰恰说明中医药文化在葡萄牙蓬勃发展。

世界正在变化,有朝一日,中医药学将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中。

我们将一同见证这一天的到来。


(大西洋商学院中医药研究生毕业典礼)


快问快答环节

问:您是怎么想到要在葡萄牙当地办一个少儿暑期班呢?

答:做少儿暑期班的契机是因为我们的秘书Olga姐姐。她有三个儿子,我和她在平时聊天的时候了解到,葡萄牙人普遍会在8月全家去度假,而小学生们通常7月就放假了,所以忙于工作的家长们会把孩子送去各种兴趣班,但在科英布拉一直没有中文兴趣班,所以我们讨论了做暑期班的可行性,在她的帮助下敲定了各种细节和手续,也正是因为她的支持和在家长圈中的各种宣传,最终我们的暑期班成功举办,她的两个儿子以及好几个小伙伴都报名了这个暑期班。

问:你教过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外国学生?

答:宫瑞与苏唯夫妇。他们夫妇俩都是葡萄牙执业中医师,宫瑞既是西医博士,也在大学教授中医,苏唯是一名护士。因为对中医的喜爱,夫妻俩也开始在孔院学习中文。为了记住更多的中文词汇,他们会在家中所有家具上都贴中文字条,每天互相监督练习。在中文课上,当我们讲到“脾气、生气、发火”等词语时,他们俩会热心地用葡语从中医角度向其他同学解释这些词语的由来和内在逻辑。


个人感言


201811月赴任至今近5年,一路走来,非常感谢浙江中医药大学一如既往的培养与支持。

到任以后,感谢时任孔院中方院长的黄在委老师全方位的信任与教导,让我在教学之外有策划、组织、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应对各种挑战。同时我也开始了解中医,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推拿、拔罐、穴位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与中文课堂结合起来,在增添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向学生介绍中医药养生、药食同源等概念。

最后,非常感谢国际处的王处长、章老师、张老师和所有同事们的支持,让我可以继续为中医药文化在葡萄牙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电话:86-571-86613551,86618081,86613545

传真:86-571-86613522

电子邮件: international@zcmu.edu.cn

关注我们

  • 学校官微

  • 国际处官微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2021 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40830-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 技术支持:亿校云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电话:86-571-86613551,86618081,86613545

邮编:310053   邮箱:international@zcmu.edu.cn

Copyright © 2021 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浙ICP备05040830-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