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01
  • 02
  • 03
  • 04
  • 05

学习感悟

当前位置 : 

2017台湾辅英科技大学交流总结——“助产与妇婴健康照护系”见闻

来源 :       作者 :      时间 : 2017-10-09
    

盛夏之际,我们师生一行15人,有幸前往台湾助产专业的发源地—辅英科技大学“取经”。现将39天的所见所闻汇报如下,以期为我院助产学的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创校缘起与发展

坐落于高雄大寮乡的辅英科技大学,是以“助产”起家的私立学校。早在1958年,创办人张鹏图先生,有感于当时产科专业人员的缺乏,使得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高,所谓:“生赢鸡酒香,生输四片板”的局面,筹建了台湾第一所助产学校。历经近一甲子的耕耘,现今的辅英科大,拥有4个学院(护理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环境与生命学院),共18个系所,在校学生逾万人。护理学院更是被誉为台湾护理届的“南霸天”,包括护理系、健康事业管理系、高龄及长期照护事业系等4学系,其中,“助产与妇婴健康照护系”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

blob.pngblob.png

二、助产系培养目标

辅英助产系是南部地区唯一一所大学层次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院校。招生对象为护理专科以上毕生,学制2年,每届约20名学生,真正属于“精品”教育。助产系在学校的“专业、关怀、宏观、气质”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志在培育具备“妇女及婴幼儿健康照护能力”的专业人才,能提供妇女“健康怀孕、喜悦生产”的专业服务。他们的毕业生可同时考取护理师和助产师的国家级双执照,深受各大医疗单位欢迎。

blob.pngblob.png

三、课程设置与教材

助产系2年的课程包括4大类:基础通识(8学分)、博雅通识(8学分)、专业必修(42

学分)和专业选修(14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包括助产专业伦理(2学分)、助产专业应用(2学分)、助产学(9学分)、助产照护技术实验(6学分)、助产学实习(12学分)、妇科护理学(2学分)、婴幼儿保健与疾病护理(2学分)、基础医学概论(3学分)和助产实务专题制作(4分)。核心课程《助产学》的授课,直接采用原版英文经典教材《Mayes’Midwifery》,使学生能与国际前沿知识直接接轨。其他的选修课,如《哺乳学》也参考国外教材《Core Curriculum for Lactation Consultant Practice》、《Breastfeeding》等自编讲义,进行授课。教师们似乎并不热衷主编教材。此外,《助产实务专题制作》课程也十分有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创意作品,解决与专业相关的临床问题。如系的海报墙上展示的作品“安心如意坐”,用以解决怀孕后如厕难的问题。而“补给站”则试图解决母乳的保存和加热问题。

blob.png

blob.pngblob.png

四、实验室建设

助产系的实验室建设,是最为惊艳的环节。实验室以粉色为基调,整体设计模拟产前、产时和产后连续性照护的临床情景,设置了助产照护示范中心,中心设备新颖齐全,包括待产室、产房、产后恢复室一体化的LDR产科全程照护实验室(Labor-Delivery and Recovery),婴儿室、哺乳室、卫教室、产后照护室、及产后护理机构坐月子示范室等,真实再现了临床产科的病室设置,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完成理论向临床实践的过渡。

blob.pngblob.pngblob.pngblob.png

五、教学特色

助产系的教学有两大特色,一是情境模拟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根据系教育目标、

核心能力与发展特色,专业核心课程融入情境模拟教学,并与临床实践结合,以培养学生助产与妇女健康照护之临床技能。此外,泛文化照护也是辅英助产教育的特色。在台湾,跨种族与跨文化的婚姻较为普遍。为培养学生泛文化照护概念,他们将泛文化照护等相关议题融入专业课程与临床实习,例如助产学、助产照护技术实验、助产学实习、及妇女健康议题研讨等专业课程中,探讨新移民,多元文化妇女健康照护等。

blob.pngblob.png

此次的辅英之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得以一窥台湾助产的发展。我们也将借鉴辅英的经验,用心打造我们的助产专业,使之成为我院乃至我校的特色与品牌。 (护理学院带队教师 应立英)

blob.png

blob.png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电话:86-571-86613551,86618081,86613545

传真:86-571-86613522

电子邮件: international@zcmu.edu.cn

关注我们

  • 学校官微

  • 国际处官微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2021 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40830-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 技术支持:亿校云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电话:86-571-86613551,86618081,86613545

邮编:310053   邮箱:international@zcmu.edu.cn

Copyright © 2021 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浙ICP备05040830-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

技术支持:亿校云